全国教育大会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方位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并在集中阐述的“九个坚持”中强调,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
河南省教育厅对中、高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的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总体思路,引导学校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引导学校师生更好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持续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引导各地各学校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续提升学校在确保质量型扩招等新形势下常态化改进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促进育训结合、书证融通;引导各地各学校以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团队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水平,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良好生态。
1.教学内容的变化。
立足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关注有关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实训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及工作流程、过程等。
2.教学设计的变化。
依据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参赛教学内容,进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合理应用技术、方法和资源等组织教育教学,进行考核与评价, 持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 专业课程应基于工作任务进行模块化课程组织与重构,采用强化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3.教学实施的变化。
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突出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实现师生、生生的 深度有效互动,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注重合理使用国家规划教材。专业课程应积极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实训教学应 运用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教师规范操作、有效示教,提高学生基于任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4.教学应变的变化。
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和资源提供等,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经验,推动创新、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更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
为保证参赛课件的质量,我公司将制定严格的课件制作标准,基于教学实践、技术实现、符合学校教学需求。课件制作做到内容准确、细节表现适度、呈现方式平衡、可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与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学习者特征等相吻合。教学课件导航设计便捷、有利于浏览,体现交互功能。用精致的设计和高端的技术保证PPT课件质量。结合多年PPT设计实案,从情景、内容、色彩、版式、效果、输出等各个方面保证PPT设计水平与制作,使教学充满视觉上的愉悦,准确传达有效信息。
大赛要求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1段,应在实际教学(含顶岗实习)场所拍摄,参与教学的应是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要求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标清4:3拍摄)或1280×720(高清16:9拍摄);
为保证参赛课件的质量,我公司采用6K原片单机位摄制,便于合理配置构图,提升画面整体效果,配合多位置收音设备、灯光、滑轨、化妆师等,实现大赛实录视频段的拍摄。将视频由原片的6144 x 3456分辨率,74000Kbps码率,压缩至大赛要求的1280×720分辨率,1024Kbps码率,在符合大赛要求的同时,做到高标准、高质量,视频更清晰,色彩更饱满,效果更好。
教学能力大赛国赛培训现场。
教学能力大赛国赛拍摄现场。